【歷史真正想教我們的,不是朝代、事件,而是靈魂在其中的轉化與挑戰】 金音如/諮商心理師
今天早上,陪孩子讀小五社會課本,剛好講到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的社會運動。
蔣渭水、林獻堂等知識分子,在壓迫之中仍選擇挺身而出,透過報紙、演講、戲劇喚醒沉默的群眾,爭取自治與尊嚴。當第一次議員選舉終於開放,條件卻寫得赤裸而殘酷——限男性、年滿25歲,且需繳納足夠稅金。
那一刻,我忽然讀懂了:
這些制度背後,藏著人類對性別、年齡、貧窮的歧視與篩選。
被選中的人為自己感到榮耀,卻在權力與資源的包圍中,漸漸學會忽視、甚至複製對他人的壓迫。
而接著228事件的段落,又再次刺痛我。
查緝私菸引爆民怨,最後以武力鎮壓收場,無數社會菁英遭捕、被殺。剛擺脫清朝的統治,建立民國不到幾年,卻又重演了「有權力者如何對待無權力者」的悲劇。
這些歷史不只是政治事件、族群衝突,更是人類尚未學會「如何善待彼此」的集體功課。
我不禁思考:
這些歷史,和我們今日看到的性別議題、性侵、家暴、兒少保護,甚至校園與職場霸凌,有什麼不同嗎?本質是相同的。
那是一種尚未進化完成的「關係模式」——權力者壓迫被壓迫者、強欺弱、上制下。
從家庭、校園、職場,到國家、政黨、世界秩序,這個模式至今仍不斷輪迴著。放眼世界,亦是如此。
曾經,女性主義者要用極端的強硬,才能撼動父權社會的冷漠;
曾經,民進黨也得不顧形象地奮戰,才能讓當權者聽見。
而性侵害防治法、家暴法、兒少法的背後,是無數傷痕與沉默堆疊而來的吶喊。
這些,都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場全球性的、整體性的「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課題。
去年11月,39歲的公務員在辦公室輕生,以死亡控訴長期的職場霸凌。
這樣的事件與課本中的歷史如出一轍——只是換了名字、換了場景,悲劇依然發生。
那種「我比較有權力,就可以壓迫你」的思維,仍深植在我們以為已經進步的現代社會裡。
但或許——
這些不只是悲劇,而是人類靈魂深層的進化旅程。也許靈魂來到人間,就是為了練習這件事。那些壓迫、排擠、歧視、霸凌,不只是社會問題,更是一場場意識的演練。我們一再重演,是為了從中領悟,直到有一天,靈魂終於能發出那聲深刻的回應——
不分國別、族群、性別、年齡、身份地位,我們每個人雖是不同卻又如此相似,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好好對待。
一次又一次的壓迫與抗爭,在教會我們一件事:
人真正的成長,是從願意尊重自己與他人的那一刻開始。
當我們不再只是複製傷害,而是選擇有意識地練習善待——
那一刻,我們不只是記住歷史,而是開始療癒歷史。
「從我開始,讓輪迴轉化成愛。」
當我們從「我不被尊重」的痛,轉化為「我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的決心,那是意識與靈魂的蛻變。這份轉化,就是歷史想交會我們的禮物。
「從自己開始,讓這個世界少一點重演,多一點覺醒。」
如果你也相信,人類正走在集體覺醒的路上,
那麼我們要允許有些人走得較慢,而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的速度要相同,這也是尊重,我們只能檢視自己、要求自己,學會尊重與善待他人,同時也別忘了尊重與善待自己。
蔣渭水、林獻堂等知識分子,在壓迫之中仍選擇挺身而出,透過報紙、演講、戲劇喚醒沉默的群眾,爭取自治與尊嚴。當第一次議員選舉終於開放,條件卻寫得赤裸而殘酷——限男性、年滿25歲,且需繳納足夠稅金。
那一刻,我忽然讀懂了:
這些制度背後,藏著人類對性別、年齡、貧窮的歧視與篩選。
被選中的人為自己感到榮耀,卻在權力與資源的包圍中,漸漸學會忽視、甚至複製對他人的壓迫。
而接著228事件的段落,又再次刺痛我。
查緝私菸引爆民怨,最後以武力鎮壓收場,無數社會菁英遭捕、被殺。剛擺脫清朝的統治,建立民國不到幾年,卻又重演了「有權力者如何對待無權力者」的悲劇。
這些歷史不只是政治事件、族群衝突,更是人類尚未學會「如何善待彼此」的集體功課。
我不禁思考:
這些歷史,和我們今日看到的性別議題、性侵、家暴、兒少保護,甚至校園與職場霸凌,有什麼不同嗎?本質是相同的。
那是一種尚未進化完成的「關係模式」——權力者壓迫被壓迫者、強欺弱、上制下。
從家庭、校園、職場,到國家、政黨、世界秩序,這個模式至今仍不斷輪迴著。放眼世界,亦是如此。
曾經,女性主義者要用極端的強硬,才能撼動父權社會的冷漠;
曾經,民進黨也得不顧形象地奮戰,才能讓當權者聽見。
而性侵害防治法、家暴法、兒少法的背後,是無數傷痕與沉默堆疊而來的吶喊。
這些,都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場全球性的、整體性的「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課題。
去年11月,39歲的公務員在辦公室輕生,以死亡控訴長期的職場霸凌。
這樣的事件與課本中的歷史如出一轍——只是換了名字、換了場景,悲劇依然發生。
那種「我比較有權力,就可以壓迫你」的思維,仍深植在我們以為已經進步的現代社會裡。
但或許——
這些不只是悲劇,而是人類靈魂深層的進化旅程。也許靈魂來到人間,就是為了練習這件事。那些壓迫、排擠、歧視、霸凌,不只是社會問題,更是一場場意識的演練。我們一再重演,是為了從中領悟,直到有一天,靈魂終於能發出那聲深刻的回應——
不分國別、族群、性別、年齡、身份地位,我們每個人雖是不同卻又如此相似,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好好對待。
一次又一次的壓迫與抗爭,在教會我們一件事:
人真正的成長,是從願意尊重自己與他人的那一刻開始。
當我們不再只是複製傷害,而是選擇有意識地練習善待——
那一刻,我們不只是記住歷史,而是開始療癒歷史。
「從我開始,讓輪迴轉化成愛。」
當我們從「我不被尊重」的痛,轉化為「我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的決心,那是意識與靈魂的蛻變。這份轉化,就是歷史想交會我們的禮物。
「從自己開始,讓這個世界少一點重演,多一點覺醒。」
如果你也相信,人類正走在集體覺醒的路上,
那麼我們要允許有些人走得較慢,而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的速度要相同,這也是尊重,我們只能檢視自己、要求自己,學會尊重與善待他人,同時也別忘了尊重與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