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遇過個案口語有限,在諮商中不說話,或年齡小,玩比說得多?
是否曾擔心無法充份理解他/她在說什麼?不知如何回應?或不確定回應是否恰當?
或你覺得個案其實很能表達,但話題一直在某個廻圈,無法推進?
此時來自個案內在心靈的沙圖畫面可能可以轉換諮商的氛圍及進行的節奏。
在你的陪伴下,個案透過選擇小物件,釋放內在心靈的呼喚,
透過觀察及分享不同時空的沙景,使彼此談話的歷程更深刻更聚焦,
促進你對個案議題深度的同理與概念化,也為個案開啟通往更深入自我探索的旅程。
或你覺得個案其實很能表達,但話題一直在某個廻圈,無法推進?
此時來自個案內在心靈的沙圖畫面可能可以轉換諮商的氛圍及進行的節奏。
在你的陪伴下,個案透過選擇小物件,釋放內在心靈的呼喚,
透過觀察及分享不同時空的沙景,使彼此談話的歷程更深刻更聚焦,
促進你對個案議題深度的同理與概念化,也為個案開啟通往更深入自我探索的旅程。
◎ 主題介紹-什麼是沙盤治療?和沙遊治療有何不同?
- 【沙盤治療】(Sandtray Therapy) 為一種表達性及投射性的心理治療方法,透過乾濕不同觸感的沙子與小物件,個案在沙盤自由且受保護的空間中儘情的展現內在自我。
- 多數諮商會談以口語互動為主,沙盤為非口語的媒介,沙圖在諮商歷程中扮演促進內在表達的角色,個案可從物件的實際選擇與沙景創造中提升安全感及控制感,使充滿情緒的議題可透過此媒介來處理及被理解。
- 此方法可適用於兒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或應用於個人、手足、親子、團體及家庭。然而在學校實務工作中,許多人嚮往使用沙盤媒材,但擔心沒有經費收集物件,或擔心空間不夠,或收拾整理耗費時間,也擔心如何管理等問題。
◎ 講師經驗:
- 本次工作坊講師曾仁美博士深耕遊戲治療,沙盤治療,沙遊治療及園藝治療20多年,熟悉各類媒介於沙盤中的運用,亦長年擔任學校輔導工作之諮商督導,熟悉學校及社區中幼兒,兒少,成人及親子,家庭的各類議題,特別是處理複雜性創傷及悲傷失落的議題,沙盤的媒介一直是工作上最佳的partner。
- 本次工作坊擬以學校輔導工作及團體工作之運用為背景,講師將以近年來以沙盤進行個案輔導的實務經驗,探討沙盤治療應用於學校,如何管理沙盤空間,在不同類的個案運用可能會有那些反應及效果,與參與者共同探討學校工作可能的執行模式。
◎ 課程特色:參與本課程你會學到
- 常用沙盤治療概念介紹
- 常見學生案例分析及沙盤治療於學校的執行與運用
- 實用的沙盤回應技巧及討論
- 現場超過2000件物件及沙盤設備的個人沙盤創作體驗
◎ 適合族群:本工作坊非常適合
- 正在接案的專輔及心理師
- 想踏入社區,可能接觸到不同年齡學生的工作者
- 需要與個案建立關係及做訪談的社工或相關工作者
- 其他已有經驗或未來可能以沙盤和兒童、青少年,家長工作的心理及輔導工作者
第一天 4/26(六)
09:00-09:30 報到
09:30-11:00 沙盤治療源流
11:00-11:10 交流時間
11:10-12:30 學校議題與沙盤治療設置與維護考量
12:30-13:30 午餐
13:30-15:00 非指導與指導式沙盤治療
15:00-15:10 交流時間
15:10-16:30 沙盤創作實務體驗
第二天4/27(日)
09:00-09:30 報到
09:30-11:00 沙圖賞析之重點及原則
11:00-11:10 交流時間
11:10-12:30 靜態與動態沙盤回應技巧/實務體驗
12:30-13:30 午餐
13:30-15:00 沙盤技術:不同理論取向整合的可能
15:00-15:10 交流時間
15:10-16:30 沙盤治療學校案例討論